股票代码:835677
  • 关注我们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400-860-2666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咨询热线:

400-860-2666

新闻动态

读书社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日期:2021-01-18  阅读(2448)  发布:康达检测

微信图片_20210118134646.jpg

文/运营总监 高原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思维定式: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思维定式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在这一节强调了品德为成功之本,如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等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只有真正经历过拥有,才会真正地懂得分享。

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

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习惯的源来

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知识是理论范畴,指“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观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的看法,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理解。当我们怀着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回答对方的问题去聆听时,我们就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并建立友谊。

微信图片_20210118134702.jpg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个人愿景原则

自我意识的能力即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

时下盛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人性的三种决定论: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高效人士在任何坏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坏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消极被动心情好坏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可见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在于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听任这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一是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二是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观,即面临困境时的回应。

主动培育团体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承诺的能力。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自我领导原则

以终为始说明在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让影响圈外的人或事控制了自己,其生活轨迹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者环境的压力。某些人内心脆弱,依赖心理过重,渴望被接受和获得归属感,向往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而且一定要让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

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习惯三谈的是“第二次创造”。

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情,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情。

个人生活中的领导意识更为匮乏,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包括很多为人父母者也难免走人类似的管理误区,只想到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目的、方向和亲情。

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参照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使命宣言是由所有成员共同拟定的和由少数决策高层包办的真的是天壤之别。唯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

重要的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

习惯一告诉我们,“你是创造者,你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个习惯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意识。能够让你大声宣布:“虽然这是我从小见惯了的事情,整个社会也都是这个样子,但是这根本就行不通,我不喜欢这种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的解决方法,我能够改变它。”

习惯二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其基础原则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想象力是一种超前感知的能力,是对目前无法亲眼看到的潜力和创造力的认识,而良知则是发掘每个人身上独有特性的能力。这个习惯同我们的基本思维定式和对自己的最高期望值、价值观密切相关。

习惯三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面两个习惯的实施、执行和自然表现。它要求我们愿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

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

如果你能够成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么你的自律就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是独立意志的具体表现,你所信奉与追随的就是内在的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独立意识和诚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以及情绪,服从这些价值观的约束。

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

第四代时间管理(重要但不紧迫)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他们也有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和紧迫事情需要马上处理,但是这类事情的数量相对来说很少。

个人管理四步骤:
——确认角色,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思考下一周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安排进度,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

——每日调整,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门卫,只要已经从独立自主过渡到相互依赖的阶段,你就开始扮演领导角色,影响着其他人,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的习惯就是双赢模式。

赢、输模式是合作的最大障碍。输、赢模式是平静的关系下面涌动着的是压抑的情感,被践踏的价值和隐藏的怨恨,最终将导致两败俱伤。

最好的选择必须依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是教条地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就商定放弃交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比明确期望后再让对方希望破灭好得多。“不能双赢就干脆放弃”这个原则也能让大家感到轻松自由。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因为我们不能用赢/输或输/赢的手段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双赢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蒙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得这样。

双赢品德的三个基本特征:
诚信——我们将诚信定义为自己的价值观。

成熟——这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在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是双赢的必备条件,其间的平衡点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知足——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沟通的原则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你的影响力在于你的榜样作用和引导能力,你的品德时刻发挥影响力,并起着沟通的作用。

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听,还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以上说,这很矛盾,因为你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即真正理解对方。

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这三个词集中体现了让他人理解自己以及有效表达自己的精髓。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作用的部分。

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在互赖关系中,统合综效是对付阻扰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促成阻力向动力的转化。

参与的程度越深,人们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投入就越多,释放出来的创造力就越大,越需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任。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自我更新的原则

不断更新是个人产能,它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锻炼属于第二类事务。

精神层面的更新为你指引人生方向,是人的本质、核心和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私人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它的更新需要时间,但这是第二类事务,我们没有时间去忽视它。

微信图片_20210118134710.jpg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两个基本规则:一是“不要刨根问底”;二是在话题过于尖锐或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打住,晚些时候或者等到第二天再说,直到当事人愿意再次开口。

如何能明智地利用刺激与回应之间的距离和人类的四种独特天赋,我们就能获得由内而外的力量。

控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靠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来消除分歧,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作用有限。只有从最基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下手,才能根除长期的潜在问题。

真正的变革是由内向外实现的,只是利用性格魅力的技巧,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做些表面功夫根本不行,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决定了我们的人格和世界观的思想构造和行为模式才行。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变得可以迎刃而解,这并不是因为任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增强了。